——2024年代市中學“新課標引領下的創新教學與實踐能力提升”
校本研修(高中)課堂教學交流展示活動圓滿落幕
為深入貫徹新課標理念,探索新課標下新課堂教學樣態,提高教師的新課標實施能力,促進教學方式變革。我校于2024年12月5—11日開展了高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學科的現場教學交流。此次活動是“2024年代市中學‘新課標引領下的創新教學與實踐能力提升’校本研修系列活動”的環節之一——現場課競賽,來自全校高中段各學科15名教師同臺競技、展示風采。學校高中段各學科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高中語文學科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大比武于12月10日下午在學校前鋒校區尚藝樓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陳欣和辛怡潔兩位老師分別帶來了題為《一字一句總關情——古詩詞鑒賞復習之把握情感》和《書憤》現場教學展示。
陳欣老師的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復習古詩詞鑒賞中的情感把握技巧。她以高考古詩詞鑒賞考點為切入點,通過誦讀導入、回顧真題明考點、探究歸納尋方法、依題而變巧應用等環節,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內涵。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討論、分享展示等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解題技巧。
辛怡潔老師則選擇了陸游的“書憤”作為教學內容,通過了解陸游、誦讀詩歌、分析詩歌、對比閱讀等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憤”的內涵與根源。辛老師的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她引導學生結合詩歌背景、作者生平、詩歌語言等多個角度,對詩歌進行個性化、創造性的解讀。同時,辛老師還巧妙地運用了對比閱讀的方法,將“書憤”與“蜀相”等經典作品進行鏈接,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還加深了學生對古詩詞情感內涵的理解。
高中數學學科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大比武于12月5日下午在學校前鋒校區尚藝樓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在活動中,兩位教師——賀龍玲和葉強圍繞《基本不等式》開展“同課異構”進行現場教學展示。
賀龍玲老師通過創設情境、探究新知、小組探究等多個環節,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常見題型及解題方法。賀老師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抽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實例探究和一題多解的方式,讓學生靈活調用不同的知識儲備來達成解題目標。她的教學設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能力,還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葉強老師運用生動的案例和清晰的邏輯,為學生們詳細闡述了基本不等式的相關知識,并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數學思想,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易于理解。葉老師通過“和與積”、“非齊次式”和“齊次式”三種典型例題,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解決不等式問題的技巧和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在課堂練習環節,學生們積極參與,主動思考,通過小組討論和分享,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實現了共同進步。課堂的最后,葉老師對本次教學進行了全面總結,強調了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在不等式學習中的重要性,并為學生們布置了針對性的作業,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提升數學素養。
高中英語學科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大比武于12月11日下午在學校前鋒校區尚藝樓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由來自高中英語組的兩位教師——熊幸子和劉曉寒圍繞《The Road to Success》開展“同課異構”,并進行現場教學展示。
熊幸子老師授課主題明確,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教學設計圍繞“成功之路”這一主題,通過講述著名籃球運動員斯蒂芬·庫里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庫里的成功之路充滿了艱辛,但他憑借堅韌不拔、自信和努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NBA夢想,這樣的故事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
熊老師對學情分析準確,教學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英語水平、學習習慣和思維發展階段。通過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困難,設計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熊老師的教學目標清晰,教學設計明確了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等教學目標,這些目標不僅關注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表達能力,以及分享自己成功之路的能力。熊老師的教學方法多樣,采用了任務型教學法,通過預讀、細讀和讀后活動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和分享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熊老師運用教學資源較為豐富,教學設計充分利用了交互式白板、PPT和文本手冊等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和互動平臺,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整個教學環節緊湊,教學設計從預讀到細讀再到讀后活動,每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層層遞進,有助于學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掌握關鍵信息和寫作技巧。作業布置合理,教學設計布置了復述斯蒂芬·庫里故事或撰寫自己成功之路的作業,旨在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并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劉曉寒老師在課堂上采用了一系列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英語閱讀課。以斯蒂芬·庫里為主題,通過播放視頻并提問的方式,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對庫里及其成功之路的興趣。在初步了解庫里后,劉老師帶領學生們深入解讀文章,將文章巧妙地分為兩部分,并依據標題關鍵詞進行劃分,引導學生們判斷文章體裁,深入理解文章的結構和主旨。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劉老師精心設計了多個任務。這些任務包括匹配段落主旨、選擇作者寫作目的以及仔細閱讀文章并跟隨庫里的成功之路等。學生們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鍛煉了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劉老師還通過引導學生們探討庫里的生活哲學,鼓勵他們思考成功之路上的困難與挑戰,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讓他們從庫里的成功故事中汲取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整堂課下來,學生們不僅收獲了知識,還鍛煉了能力,受益匪淺。
兩位老師的授課風格各異,但都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英語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學科
高中物理、化學、生物課堂教學大比武于12月10日上午在學校尚藝樓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由來自高中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三位老師——程崇凱、王珍、蘭清老師分別帶來了題為《游標卡尺的使用》《鈉及其化合物-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細胞的能量“貨幣”ATP》現場教學展示。
程崇凱老師采用了實物與多媒體結合,通過實物演示和多媒體課件操作,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游標卡尺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互動性。同時,程老師注重實踐應用,設計實際測量和練習環節,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掌握游標卡尺的使用技巧和讀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中,程老師采用問題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方式,通過設問和觀察思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游標卡尺的測量原理和讀數要點,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針對課堂演示時游標卡尺可見度小的問題,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輔助,讓學生自主性學習,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王珍老師的情境引入新穎,通過學生喜愛的魔術形式引入鈉的氧化物相關知識,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這節課復習鞏固與新課講授結合緊密,在講授新課前,王老師帶來學生們一起復習鞏固已學知識,為新課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教師了解學情,調整教學策略。課堂中,王老師注重實驗探究,通過分組實驗探究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過氧化鈉化學性質的理解。通過類比熟悉的堿性氧化物氧化鈣的性質,遷移學習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同時,通過歸納總結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王老師通過拓展過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強調過氧化鈉的非堿性氧化物性質,同時聯系過氧化鈉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如呼吸面具或潛水艇供氧劑等,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蘭清老師的新授課《細胞的能量“貨幣”ATP》深度踐行了新課程理念。她以杜牧詩和螢火蟲視頻為引子,營造神秘探索氛圍,激發學生興趣。通過任務串串聯新知,引導學生以問題為線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在任務一中,她引導學生探究螢火蟲發光供能物質,理清實驗步驟,鼓勵假設驗證。任務二中,她組織小組活動構建ATP結構模型,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索,提升團結協作能力,通過分享模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任務三中,她引導學生分析細胞中ATP供需矛盾,揭示ATP功能機制,強調ATP與ADP相互轉化在生命活動能量需求中的重要性。整節課落實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達成知識與技能掌握、能力提升的教學目的,為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提供新思路和啟示。
高中政治、歷史、地理學科
高中政治、歷史、地理課堂教學大比武于12月11日上午在學校前鋒校區尚藝樓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由來自高中政治組、歷史組、地理組三位老師——白春雪、孫琦、王燕子分別帶來了題為《偉大的改革開放》、《清朝前期的鼎盛與危機》和《運輸方式和交通布局與區域發展的關系》現場教學展示。
白春雪老師以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重大意義為核心,通過邀請親身經歷者講述、展示時間軸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偉大意義。亮點在于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通過真實情境再現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增強學生的歷史認同感和時代責任感,同時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能力。
孫琦老師以清代“叫魂案”為教學主題,展現深厚歷史功底。她先通過“盛世滋生圖”描繪康乾盛世,再引出“叫魂案”引發學生思考盛世下的惶恐。課堂上,孫老師引導學生回顧清朝疆域開拓,分析盛世社會問題,并深入剖析“叫魂案”背后的政治焦慮。同時,她詳細介紹奏折制度和軍機處的作用,揭示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最后,孫老師對比中外社會發展,提出閉關鎖國的警示,鼓勵學生以史為鑒,培養憂患意識。整堂課設計精妙,內容豐富,贏得師生高度評價,展現了孫老師的卓越教學風采。
王燕子老師以“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為主題,展現了精彩的教學設計。王老師通過視頻導入,帶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武勝縣城,隨后結合沿口古鎮的實例,分析聚落興衰與交通的關系。她利用百度地圖和實地采訪視頻,引導學生探討武勝城市空間形態的變化,并通過課堂練習檢驗學習成果。此外,王老師還關注鄉村聚落發展,通過對比圖片展示交通運輸布局對鄉村經濟的影響。這堂課設計新穎、環環相扣,既傳授知識又激發興趣,贏得了評委和師生高度評價,為教學改革和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典范。活動展現了王老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創新,激勵更多教師投身教學創新。
高中信息技術、通用技術
高中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教學大比武于2024年12月9日上午在學校前鋒校區尚藝樓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由來自高中信息技術組兩位老師——唐澤萍、曾星瑜分別帶來了題為《探究結構》和《規劃IP地址》現場教學展示。
課堂上,唐澤萍老師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探究任務,如推或拉四邊形或三角形的角、觀察不同容量水的礦泉水瓶的穩定性等,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深入理解影響結構穩定性的因素。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探究精神。唐老師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如側翻的貨車、吹倒的廣告牌、倒塌的房屋等,都來源于現實生活,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通用技術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唐老師較為重視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思辨環節,如討論“是不是所有結構都應該保證穩定?”等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看待問題。在每個探究任務完成后,教師都會引導學生總結影響因素,并在所有任務完成后再次回顧,形成知識閉環。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唐老師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并在課堂思辨環節進行小組討論,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
曾星瑜老師的教學設計嚴格遵循《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采用生活化的教學導入,通過視頻導入網警追蹤犯罪嫌疑人的方式,引出IP地址的知識,這種生活化的導入方式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理解IP地址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曾老師對知識講解深入淺出,通過清晰、簡潔的語言,結合生動的例子(如二進制和十進制的轉換、IP地址的表示方法等),將復雜的技術知識講解得通俗易懂,使學生能夠輕松掌握。同時,曾老師設計多樣化活動,如講解、知識拓展、練習、復習等,這些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同時,曾老師注重計算思維的培養,通過類比生活中收貨地址的表示方法,描述IP地址結構的特點,對ABC三類IP地址特點進行匯總,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IP地址的相關知識。
最后,曾老師強調信息社會責任,引導學生認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信息社會責任感。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使用習慣,還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以共進,研以致遠。此次課堂交流活動,為學校教師搭建了交流研討、互學互鑒的平臺,進一步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促進教學效能的提升。與會教師紛紛表示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有效措施,幫助自我在學習中更新理念,在教學中改進方法。學校將一如既往以服務教學一線為宗旨,不斷創新形式搭建平臺,加強教師教學教研交流研討,共研共進、聚智賦能,努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教科室)